請遵循這些說明和提示,讓您的騎行變得愉快、安全和舒適。
基本技術表達
- M/C – 摩托車輪胎,用於輪胎胎圈座直徑與具有相同名稱但用於客運或商用/運輸車輛的輪輞不同的摩托車輪輞。
- MOPED – 為時速 50 公里/小時或更低的摩托車製造的輪胎。
- MST - 專用摩托車輪胎,比相同規格的同類尺寸輪胎胎面更寬。
- NHS – 不適用於公路服務 – 越野摩托車輪胎,不允許在公共路面上使用。
- M+S – 設計用於泥地和雪地的輪胎(冬季輪胎)。
- PR – 表示相同尺寸名稱的各種輪胎版本(負載指數/充氣壓力)。
- REINF – 負載和充氣壓力超過標準值的摩托車輪胎。
- TUBELESS– 專為無內胎安裝在合適輪輞上而設計的輪胎
- TUBE TYPE– 專為安裝內胎而設計的輪胎。
- TT/TL – 有內胎型/無內胎型 – 用於有內胎/無內胎的輪胎。
- LI/SS – 負載指數、速度符號。
- TRA.– 輪胎和輪框協會。
- TWI – 輪胎磨損指示
- ETRTO – 歐洲輪胎和輪框技術組織。
- DOT – 美國交通部。
- NHTSA – 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美國政府行政部門的一個機構)。
輪胎組裝
過去幾十年摩托車技術的進步導致了各種摩托車輪胎的發展,這些輪胎均由相同的基本部件製成:
- 輪胎胎面 是輪胎與路面接觸的上部部分。輪胎胎面花紋和橡膠混合物的結合確保了足夠的公路或越野抓地力以及胎面溝槽的水分散性。路面抓地力取決於橡膠混合物。通常,由較軟的化合物製成的輪胎具有更大的抓地力,但使用壽命較短,而由較硬的化合物製成的輪胎的抓地力較小,但使用壽命較長。
- 胎壁將胎面區域與輪圈區域連接起來,也是刻有數據的地方:尺寸、速度符號、負載指數、圖案名稱、製造商名稱、原產國、ECE 認證編號等。在使用過程中,胎側傳遞側向力、抑制振動並防止輪胎變形。
- 胎體簾布層是輪胎的支撐結構,無論行駛過程中產生的力如何,都有助於保持其形狀。它們由兩層或多層人造絲、尼龍、聚酯、凱夫拉、鋼和其他相關材料的帘線層組成。
- 輪胎胎圈由鋼絲胎圈和多層橡膠帘線組成,將輪胎固定在輪輞上並防止其移動。胎圈為輪胎提供剛性,並控制加速度和製動力,同時將其傳遞到懸架。在無內胎輪胎上,胎圈還可以防止氣壓損失。
輪胎結構類型
輪胎胎體結構分為三種類型:
- 對角線輪胎 也稱為斜交輪胎,是最常用的。斜交輪胎的胎體簾布層結合了兩個或多個以確定角度重疊的紡織帘線層。這些輪胎通常用於立方容量較低的摩托車、踏板車和經典摩托車。
- 對角帶束輪胎 與對角輪胎類似,在胎面表面下方有加強對角帶束層。這些輪胎在尺寸說明中標有 B 字母:例如 130/90B15。最適合重型高立方容量摩托車和惡劣的路況。
- 子午線輪胎的 胎體簾布層具有朝向行駛方向以大角度鋪設的帘線層,並且增強帶束層橫跨胎體簾布層放置,以穩定胎面表面。鋼絲帘線增強子午線輪胎在胎面表面下方帶有額外的鋼絲帘線。子午線輪胎特別適合產生強烈加速、減速和轉彎的高速摩托車。
速度/負載指數 速度指數表示在標記的負載指數(見下文)下允許的最高輪胎速度,而負載指數表示適用的最大允許輪胎負載。每個輪胎的允許速度/負載指數均列在目錄和中
www.mitas-moto.com。這些速度和負載指示適用於狀況良好、充氣正確並安裝在合適輪輞上的輪胎。更換磨損輪胎時,確保新輪胎的速度和負載指數符合摩托車製造商規定的值。
內胎類型
Mitas 用於摩托車、踏板車和輕便摩托車的普通和重型內胎由高品質丁基化合物製成,而超重型內胎則由天然橡膠製成。Mitas 管的厚度為 1.2 至 2.0 毫米,而超重型管的厚度可達 4 毫米。TR4、TR6 或 JS87 閥桿具有全螺紋並具有環形底座。帶橡膠密封件的金屬閥蓋可防止灰塵進入閥門。我們所有的管子都裝在盒子裡。
胎壓
- 保持指定的輪胎壓力非常重要。適當充氣的輪胎將具有正確的形狀、使用壽命更長、具有更好的整體穩定性、乘坐舒適性和路面抓地力。
- 將輪胎充氣至摩托車製造商在用戶手冊中推薦的值。
- 充氣不足的輪胎可能非常危險,因為它會在高速恆速下產生熱量,從而導致輪胎突然失效。充氣不足還會導致輪胎側壁撕裂磨損加劇和開裂。
- 過度充氣的輪胎會導致輪胎胎面中央胎面部分的磨損加劇,從而導致胎面開裂。輪胎也會更不舒服,較低的接觸面積也會降低輪胎的抓地力。
- 如果壓力突然下降,請將輪胎從輪輞上拆下並徹底檢查是否有損壞。
- 通過測量冷壓力(使用前輪胎仍冷時)來維持氣壓。
- 如果高速騎行,請將壓力增加 0.2 bar (2.9 psi)
- 如果乘坐高負載(乘客和行李),請將後輪胎壓力增加 0.2 bar (2.9 psi)。
- 如果輪胎很熱,請將輪胎充氣比指定的冷壓力高 0.3 bar (4.35 psi),並在輪胎冷時再次調整至正確壓力。
- 使用校準的壓力表,在輪胎冷時以及長途旅行之前至少每週檢查一次輪胎壓力。
- 請注意,輪胎熱時壓力會增加,冷時壓力會降低。如果閥芯安裝不當或磨損,壓力也會下降。
- 檢查閥芯,擰緊或根據需要更換。
- 始終將閥蓋固定緊,防止灰塵進入。
- 我們建議在更換無內胎輪胎時更換氣門嘴。
- 我們建議在更換有內胎的輪胎時更換內胎。內胎在使用過程中會拉伸,輪胎內的碎片也會造成損壞。長時間使用會增加管道故障和突然壓力損失的機會,從而導致車輛穩定性下降。我們建議將 Mitas 內胎與 Mitas 輪胎一起使用。
輪胎胎面磨損
所有輪胎胎面均設計有沿著胎面區域的 TWI(輪胎磨損指示器)。隨著輪胎胎面磨損,這些通常會變得更加明顯,並且一旦胎面磨損,就會警告騎手該更換輪胎了。
以下列出了可能導致輪胎異常磨損的不同因素:
-充氣不足或充氣過度會導致過度或不均勻磨損。-高速行駛,加速和減速劇烈。
-路面溫度較高。
-粗糙和/或磨損的路面狀況。
-機械異常,如車輪變形、制動調整不正確、減震器質量差、車輪軸承間隙過大等。
-輪胎與輪輞氣門嘴的旋轉質量不平衡。
-更換或調整傳動鏈後後輪對準不准確。
組裝說明
始終確保各個摩托車零件(擋泥板、前叉、傳動鏈)和安裝在輪輞上的輪胎之間有足夠的空間。高速行駛時,輪胎會因離心力而改變形狀。
無內胎輪胎安裝說明
安裝程序:
- 更換輪胎時,建議同時更換氣門嘴。
- 確保輪胎和輪輞清潔且狀況良好。
- 在輪輞邊緣和輪胎胎圈上塗抹特殊乳液。這將使安裝更容易並保護輪胎免受胎圈損壞。
- 注意輪胎側壁上的“旋轉”標記,以確保花紋按照設計的使用方向工作。
- 高速輪胎通常在側壁上有一個黃點,表示輪胎周長上的最亮點。一旦輪胎安裝在輪輞上,氣門嘴應與該點對齊,以便更容易平衡輪胎和輪輞的重量。
- 最好使用輪胎安裝設備將輪胎安裝到輪輞上。請遵循製造商提供的輪胎安裝設備說明。
- 將輪胎充氣至至少 3.5 巴 (51 psi) 的壓力,確保輪胎胎圈牢固地固定在輪輞上。建議在沒有閥芯的情況下充氣到這樣的壓力。
- 將輪胎氣壓調整至摩托車製造商規定的最佳值。
- 車輪已準備好使用。
拆裝程序:
- 最好使用輪胎安裝設備,將輪胎從輪輞上拆下。請遵循製造商提供的輪胎安裝設備說明。
- 如果輪胎已達到 TWI,請更換輪胎。請正確處置輪胎。
安裝內胎型輪胎的說明
安裝程序:
- 更換輪胎時,建議同時更換內胎。
- 確保輪胎、輪輞和襟翼清潔且狀況良好。
- 在輪輞邊緣和輪胎胎圈上塗抹特殊乳液。這將使安裝更容易並保護輪胎免受胎圈損壞。
- 稍微給內胎充氣,使其更容易安裝並將其放入輪胎的內腔中。有時,一旦只有一個胎圈安裝到輪輞上,它也可以放置在輪胎空腔內。
- 注意輪胎側壁上的“旋轉”標記,以確保花紋按照設計的使用方向工作。
- 高速輪胎通常在側壁上有一個黃點,表示輪胎周長上的最亮點。一旦輪胎安裝在輪輞上,氣門嘴應與該點對齊,以便更容易平衡輪胎和輪輞的重量。
- 最好使用輪胎安裝設備將輪胎安裝到輪輞上。請遵循製造商提供的輪胎安裝設備說明。
- 將輪胎充氣至至少 3.5 巴 (51 psi) 的壓力,確保輪胎胎圈牢固地固定在輪輞上。建議在沒有閥芯的情況下充氣到這樣的壓力。
- 將輪胎氣壓調整至摩托車製造商規定的最佳值。
- 車輪已準備好使用。
拆裝程序:
- 拆下閥芯並將管子完全放氣。最好使用輪胎安裝設備,將輪胎從輪輞上拆下。請遵循製造商提供的輪胎安裝設備說明。
- 如果輪胎已達到 TWI,請更換輪胎。請正確處置輪胎。
將慕斯安裝到輪胎上的說明
安裝程序:
- 確保輪輞清潔且狀況良好。
- 從包裝中取出慕斯,確保檢查輪胎尺寸是否正確。
- 將摩絲附帶的潤滑劑或 Mitas Lube 徹底塗抹到摩絲表面。這將使安裝更容易,並保護慕斯的狀況。
- 使用摩絲時建議使用輪輞鎖,以避免輪胎在輪輞上旋轉。請遵循輪輞鎖製造商提供的輪輞鎖組裝說明。
- 將慕斯塞入輪胎內部(就像使用內胎一樣),確保整個慕斯適合輪胎空腔。
- 注意輪胎側壁上的“旋轉”標記,以確保花紋按照設計的使用方向工作。
- 最好使用輪胎安裝設備將輪胎安裝到輪輞上。請遵循製造商提供的輪胎安裝設備說明。
- 鎖定邊緣鎖
- 車輪已準備好使用。
拆裝程序:
- 請記住解鎖所有邊緣鎖。請遵循輪輞鎖製造商提供的輪輞鎖拆卸說明。
- 最好使用輪胎安裝設備,將輪胎從輪輞上拆下。請遵循製造商提供的輪胎安裝設備說明。
- 從輪胎內部取出慕斯。
- 一旦慕斯分解並不再提供所需的支持或已過期,請正確處置。
有關輪胎、內胎和慕斯的其他提示和說明
輪胎
- 輪胎是摩托車唯一與路面接觸的部分。因此,加速、制動、轉向和轉彎時的安全性取決於輪胎和路面之間相對較小的表面。因此,在輪胎的整個使用壽命期間進行適當的維護極其重要。
- 保持特定車輛指定的輪胎壓力。定期檢查輪胎磨損情況。定期(至少每週一次)檢查輪胎壓力。定期檢查輪胎的狀況(外表面的損壞),最好在每次使用前檢查。不適當的輪胎壓力或不適當的車輛狀況會縮短和/或對輪胎的使用壽命產生負面影響。
- 定期監測輪胎胎面磨損情況,以確保最佳性能。磨損的輪胎更容易損壞,並且不能確保足夠的抓地力,特別是在濕滑的道路上。騎行磨損或損壞的輪胎可能非常危險。
- 只有經過培訓的授權人員才能更換輪胎,以確保輪胎正確安裝並在輪輞上保持平衡。
- 車輛的使用負載必須分佈,以免任何單個輪胎超載。輪胎的承載能力由輪胎充氣和車輛的最高速度決定。
- 新輪胎的表面非常光滑,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建議在輪胎內行駛的最初 100 公里小心騎行。
- 小心騎行。過度加速、制動和轉彎會顯著縮短輪胎的使用壽命並增加發生事故的機會。
- MITAS 摩托車輪胎專為摩托車設計。將這些輪胎安裝在任何其他車輛上可能會很危險。
- 我們建議始終遵守摩托車製造商指示的標稱尺寸。不這樣做可能會影響操控性和性能。騎手有責任正確使用輪胎並遵守所有適用的法規。
- 請務必閱讀並遵循摩托車製造商發布的說明。
- -無內胎輪胎需要相應的無內胎輪框,但如果使用內胎,則可以將它們組裝在輪框上。最近的輪胎被命名為 TL/TT,這意味著該輪胎既是無內胎輪胎,又是有內胎輪胎。這在冒險/雙運動/林道自行車上很常見。
- -Mitas 目錄中的技術參數基於國際標準和建議(ETRTO、TRA)。
- -定期檢查鋼絲輻條,以防止突出的鋼絲輻條頭刺穿內胎。
- -請勿將損壞的無內胎輪胎與內胎一起使用。
- -立即清除輪胎胎面上的石塊和釘子,以避免胎體簾布層刺穿、輪胎故障或事故。無內胎輪胎的主要優點是即使被釘子刺破也不會突然洩氣;然而,如果騎手沒有意識到輪胎故障並繼續騎行,損壞的程度可能會增加並變成危險的。
- -我們強烈建議不要修復輪胎肩部和側壁區域。
- -我們強烈建議不要修理 P 速度或更高類別的輪胎。
- -我們強烈建議不要修理任何子午線輪胎(在任何部分)。
- -如果輪胎與油接觸,其表現可能會有所不同,因此請用浸有汽油(苯)的布徹底清潔。
- -購買輪胎後,買方有責任妥善存放和處置輪胎。
-僅使用指定的、合適的、乾淨且未損壞的輪框。在安裝輪框之前,檢查其是否有損壞並清除--所有油污或污垢(例如但不限於鐵鏽)。建議在金屬輪框上塗上保護漆。
- -輪框直徑、寬度、負載值和其他相關技術數據均在 Mitas 目錄中定義。具體數據可作為車輛文檔的一部分提供。請按照製造商的說明使用車輛。僅使用配備摩托車製造商指定輪框的摩托車。使用合適的輪框對於穩定的騎行和其他騎行特性至關重要。太窄或太寬的輪框會影響輪胎胎面的形狀,並總體上降低行駛特性。
儲存說明
- 確保存放的輪胎在存放過程中沒有被擠壓、擠壓或拉伸,以防止輪胎永久變形。
- 短期儲存(最多 4 週):將輪胎水平堆放至 1.5 m 的高度,但前提是輪胎已插入承載紙板。
- 更長的儲存期:將輪胎垂直放置,每月稍微轉動一次。
- 建議儲存溫度:25℃以下,15℃以下更好。
- 如果溫度較高,輪胎變形的可能性就更大。防止直接接觸加熱器、熱管等熱源。極低的溫度會對輪胎產生負面影響。
- 使用前,將輪胎預熱至 25°C。
- 將輪胎存放在無臭氧空間(遠離電動機和其他產生火花和放電的設備,從而導致或增加存放空間中的臭氧濃度)以及不含化學物質(例如燃料、油脂、化學品、酸、或消毒劑。
- 將輪胎存放在遠離尖銳物體的地方,因為這些物體可能會損壞輪胎的表面(尖頭金屬部件、木質部件或其他尖銳物體)。
- 慕斯保質期,請參考慕斯盒上的生產日期:
- -標準和拉力慕斯 – 自生產之日起 12 個月
- -柔軟極致慕斯 – 自生產之日起 8 個月
一般儲存條件也適用於彩色輪胎(白壁);然而,應該考慮到彩色胎側對污垢和直射陽光極其敏感,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建議用保護箔包裹彩色輪胎並將其存放在黑暗的空間中。